當醫師遇到TMD患者時心裡其實都在想著......
Journal of Oral Rehabilitation 2013 40; 546—561
Review Articl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 an ethical analysis of current practices
上禮拜到大學部上課, 講顳顎關節的微創治療, 課後有個學妹跑來找我, 問說她有個朋友磨牙非常厲害, 已經磨破好幾副咬合板(!?), 然後關節跟肌肉疼痛的症狀一直還是很嚴重, 她說上回也請教過某位來授課的老師, 這位老師說一定是咬合問題惹的禍, 只要給他”咬合調整”之後症狀一定會改善!學妹問我的意見如何?(大概是我上課時一直在提Occlusion跟TMD之間沒有直接相關的clinical evidence吧)
這兩個禮拜, 有三位已經在某(些)醫學中心治療(顳顎障礙)過一段時間的患者來找我, 她們的共通點是都戴了幾個月的咬合板, 疼痛及張口困難的症狀非但沒有改善, 還有加劇的情況, 她們得到的後續治療建議都是顳顎關節的侵入式開放性手術(需要全身麻醉及住院), 她們同樣來找我詢問第二意見。
開始治療顳顎關節障礙一段時間之後, 碰到形形色色, 不同症狀、主訴、診斷甚至接受過各式治療的病患, 碰到過一來就往桌上擺了七、八副在不同醫院診所做的不同設計咬合板、反覆疼痛十年以上的病人(還能數家珍般跟我介紹哪個板子好戴, 哪個沒效還更痛…), 碰到過做了兩百次以上針灸(傳統針灸、圓針、乾針?)、數十次復健治療的病人, 碰到過戴了半年咬合板、磨了好幾次牙齒症狀沒改善轉診過來一檢查卻發現是腮腺腫瘤的病人(!?)(還有腮腺炎以為是顳顎障礙的患者也不少..@@), 其他如牙齒咬合調整(磨牙齒)、齒列矯正或假牙製作等,改善咬合關係的建議或治療就更不用說了。
當然, 更多的是徘徊在各個專科之間,碰到的醫生每個給的建議都不同、無所適從、茫然的病人。
2013年Journal of Oral Rehabilitation醫學期刊有一篇有趣的文章, 作者是Mayo Clinic(梅約診所)的Dr. Reid及伊利諾大學芝加哥分校的Dr. Greene, 這篇文章討論的是從”道德”層面分析現今的顳顎障礙診斷及治療!! 文章中除了對顳顎障礙文獻做了系統性的整理外, 作者也建議臨床醫師制定TMD治療計畫時, 不妨先思考幾個問題:
1. 如果這項治療沒有執行, 患者問題是否會更嚴重?
2. 這項治療是否有已知(已證明、非經驗性的)的臨床成效?
3. 是否有更簡單、更非侵入性的治療方式可以解決問題?
4. 侵入性或不可逆的治療得到的「成果」是否遠大於付出的「代價」?
畢竟, 醫師的初心都是為了患者能夠得到適切的治療及平安康復, 但隨著每位醫師的受訓背景、教育不同,對顳顎障礙沒有”絕對”的治療或診斷準則下,同樣的症狀或許有不同的解讀或治療方式也無可厚非,但我們一直以為「合理」的治療方式是否經得起時間、實證醫學或「醫學倫理」的考驗?就有賴我們的智慧了。很推薦大家有空去讀讀這篇醫學倫理的文章,對臨床治療的反思永遠不嫌多。
詳細論文>>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3691977
0 意見